回撤近50%!医疗基金跌到底了吗?
띮从2021年7月高点以来,中证医疗指数跌幅已经超过了47%。
而在4月27日市场开始反弹至今的一个月时间里,相比新能源、军工,医药板块的反弹是比较弱的。
如果把时间放长一些,2021年前,中证医疗指数在疫情冲击下,2年多累计涨幅超过了220%。
一直到2021年7月份,开始走起了下坡路,这一走,就是10个月。
我们也都知道,如果亏了30%,需要涨42.8%才能回本,如果亏了40% 需要涨66.67%才能回本,如果亏了50%,需要涨100%才能回本。
那么,昨天的反弹是否意味着医疗已经跌到底了?从历史数据来看,回本又需要多久呢?
首先,这波下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。
一个,是集采的密集落地。从2019年12月份,之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算起,截至2022年2月份第七批药品集采工作开展,两年多时间一共组织了7轮带量集采。
5月25日收盘后,国办印发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》,提出了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要求,同时表示将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。
药品集采,能够让纳入医保名单的药品和器械价格大幅降低,对老百姓是件好事,但对于医药公司来说,利润会受影响出现下滑。
另一个,是高估值的压力。在过去的几年里,因为疫情、抱团等原因,医药板块一路上涨,个股和指数的估值也都水涨创高,然而高处不胜寒,市场终有回归理性的时候。
但随着持续的调整,医药医疗的估值已经接近2018年底部的位置,处于历史低位,集采的负面影响也在慢慢减弱。
而往往底部的产生,就是在持续大跌的绝望后慢慢浮现的。
会有很多小伙伴问,医药、医疗的走势并不相同,它们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?
简单来说,医药包括了化学制药、生物制品、中药、医药商业这四个行业,医疗则包括了医疗器械、医疗服务这两个行业,在医疗服务这个行业中,包括了我们比较熟悉的CRO赛道。
我们都知道一家创新型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新药的研发能力,但新药的研发是一个风险大、成本高、时间长的工作,不少制药公司就会选择把这样的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机构,于是,医药外包服务机构也就是CRO行业就应运而生了。
那么面对亏损超过40%的医疗基金,我们该怎么办呢?
回顾历史,中证医疗指数有过4次较大幅度的调整,分别是在2008年、2011年、2015年和2018年。
其中,2018年也是受到集采的影响出现下跌,随后便一路上涨在2021年创出新高。
总结这4次大跌,跌幅、持续时间各有不同,但每次下跌之后,都会有反弹,大约在1-2年后,便会收复失地,再创新高。
当然了,历史并不总是相似的,我们买基金也不是为了回本的。
对于主动型基金而言,很多明星基金经理虽然在这一年时间表现并不好,但拉长时间来看,也依然取得了超额收益,这不仅是此前大幅收益的累计,也是基金经理主动选股、调仓能力的体现。
投资是一场长跑,重要的是留在赛道上,坚持到终点。行业主题基金本就是波动大、风险高的,如果一味追热点,今天买医药明天买新能源,很可能两边挨打。
我们能做的,就是在能力圈范围内做投资,就像巴菲特说过的“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,重要的不是他知道什么,而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。”
还是那句老话:不在顶峰时慕名而来,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开。
你觉得医药跌到底了吗?
中财网(www.cufebbs.com)提供最新区块链、NFT、证券、股票、基金、期货、股指期货、外汇、债券、保险、银行、黄金、现货、白银、配资理财等财经头条资讯!